Search


今天巴黎的天氣很差,陰雨天的星期日下午,我們又把「法國小朋友一年52週吃的甜點」這本書拿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今天巴黎的天氣很差,陰雨天的星期日下午,我們又把「法國小朋友一年52週吃的甜點」這本書拿出來。嗯,現在是本年度的第46週,書裡介紹的是大家都知道的pain perdu。

Pain perdu有人翻譯成浪費的麵包,也有人翻譯成消失的麵包,不過以真正的含義說來,浪費的麵包比較準確些。為什麼呢?就像我們小時候碗裡的飯沒吃完會被大人念一樣,法國人不能浪費的是他們的主食「麵包」。所以吃不完的麵包就會想辦法再利用,可以拿來做喝濃湯時泡在湯裡的麵包屑,也可以拿來做甜點。當然,可以這麼再利用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法國乾燥的氣候,新鮮的麵包隔一餐就會變乾,隔天就變硬,過個兩天還真可以拿來當棍子!所以一定得再處理一下,像是沾滿牛奶蛋液煎一煎或丟到湯裡吸收湯汁才能吃。

在打散的雞蛋裡加點牛奶、糖霜、香草,然後把麵包切快沾了之後下鍋煎一煎,是pain perdu最簡單的食譜。既然是用剩下的麵包再製作,就有些像台灣剩下的白飯再拿來炒飯一樣,每家都有媽媽自己獨特的食譜和味道。像有些諾曼地媽媽還會在做pain perdu時,順便用奶油煮一些焦糖蘋果,聽起來就很美味~

說到這裡,就想起小時候我母親常做的法式吐司,和pain perdu差不多的方式,不過口味是鹹的,小孩子們都很喜歡。而法國的pain perdu口味則是甜的,是小朋友下午四點的點心。此外,可別以為在法國家家戶戶都這麼做,因為現在的媽媽已經很少有人這麼節省,把剩下的麵包拿來做甜點了。pain perdu其實多是大人們的兒時回憶,在那物資還不這麼富裕的年代的與老奶奶相關的記憶,所以只有在特別想吃的時候才會做pain perdu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藝術 建築 設計 電影 時尚 生活 零時差的訊息
View all posts